不敗而敗.不勝而勝
古今中外,讓你竭盡所能,翻查各種書藉,也不能發現不敗而敗,不勝而勝的結果,但唯一的例外,就是發生在一九六二年的中印戰爭後.....近來印度政府又再重新宣稱麥馬克洪線(The Macmahom Line)以南是印度不可分割的國土,中國當然不會承認印度的宣稱,也一如以往宣稱未曾承認麥克馬洪線的存在,但根據現實的生活的狀況,這充滿爭議的九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很多印度僑民己經在這裡落地生根,發展起來,事實上己經控制了這個地方,但四十多年前的戰爭,中國不是打勝仗嗎或者我們就由麥克馬洪線的由來說起........
在二十世紀初期英國繼續在印度的殖民地擴張活動,中國當時戰亂頻仍,英國把握時機將領土擴展至位於西藏東南部,不丹附近的麥克馬洪線,中華民國當然不
會承認英國的舉動,不過當年的民國政府根本無瑕處理這個問題,眾所周知,印度在二戰之後就宣布獨立,將英國人趕走(但英國每次從殖民地離開都會將一大堆爛攤子留給當地政府作禮物,有時還會影響隔鄰國家的利益,麥克馬洪線就是一例),不久,印度尼赫魯(Nehru)總理上台,展開前進政策(Forward Policy)打算進一步控制該爭議性地區,印度的傳媒還舖天蓋地宣稱這軍事戰略可比擬拿破倫,一九六二年的十月中國與印度就展開邊界上的全面戰爭,令人萬萬想不到中國竟然輕鬆擊退印度五萬多人的軍隊,當中還有二戰印度引以為傲的精銳部隊,最後中國擊殺六千九百名的印度士兵,也俘虜了三千多人,但更令人目定口呆的是中國竟然將所有繳獲的武器俘虜悉數無條件交還給印度,還將士兵後撤二十公里,以致現在的印度得到該區的控制權,難怪當年的印度人還覺得這是天大的陰謀,大家都對這次軍事結果表示不解,也推論出多個原因,不外乎都是兩方面:
一, 補給問題,喜馬拉雅山北部地區相對南部較多高山,加劇了翻山越嶺補給前線部隊的麻煩,長期作戰一定會消耗中國軍隊
二, 外交問題,當年中國被孤立,這次中印戰爭,美蘇兩大巨頭都支持印度,當時其他國家也對中國這個共產國家萬段刁難,中國避免腹背受敵,早早和印度簽訂和議對中國長遠發展有利
解放軍作家金輝在《墨脫的誘惑》書中對那段歷史作了這樣結論,「勝利者和失敗者是十分明確的。但是,經過了近三十年之後,結合現在再來看那場戰爭及其結果,卻完全是另一種情況了——勝利者除了沒有失敗的名義,卻具備了失敗者的一切;失敗者除了沒有勝利的名義,卻得到了勝利者的一切。勝利者因為勝利的飄飄然,以至連對勝利成果的徹底喪失和巨大的屈辱都無動於衷。失敗者因為唯獨還沒有得到勝利者的虛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發誓要報一箭之仇。也許這就是歷史的嘲弄,如果當年印度取得了勝利,那麼現在他們在這一地區肯定不會如此占盡便宜,如果當時中國在此地失敗,那麼現在反而大概不會這麼被動和可憐。」
歷史就是那樣可愛呢,國與國不會是永遠的敵人,當然也不會永遠的朋友,只會是永遠的利益關係,兩個備受大眾注目,背負深厚的文化底蘊,二十多億的人的希望,以後應該不會為著小小的麥克馬洪線發動戰爭呢,這裡還不及資源豐盛的東海及南中國海的邊界紛爭重要呢,願這兩個大國休戚與共,為這紛亂的世界注入穩定的元素
古今中外,讓你竭盡所能,翻查各種書藉,也不能發現不敗而敗,不勝而勝的結果,但唯一的例外,就是發生在一九六二年的中印戰爭後.....近來印度政府又再重新宣稱麥馬克洪線(The Macmahom Line)以南是印度不可分割的國土,中國當然不會承認印度的宣稱,也一如以往宣稱未曾承認麥克馬洪線的存在,但根據現實的生活的狀況,這充滿爭議的九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很多印度僑民己經在這裡落地生根,發展起來,事實上己經控制了這個地方,但四十多年前的戰爭,中國不是打勝仗嗎或者我們就由麥克馬洪線的由來說起........
在二十世紀初期英國繼續在印度的殖民地擴張活動,中國當時戰亂頻仍,英國把握時機將領土擴展至位於西藏東南部,不丹附近的麥克馬洪線,中華民國當然不
會承認英國的舉動,不過當年的民國政府根本無瑕處理這個問題,眾所周知,印度在二戰之後就宣布獨立,將英國人趕走(但英國每次從殖民地離開都會將一大堆爛攤子留給當地政府作禮物,有時還會影響隔鄰國家的利益,麥克馬洪線就是一例),不久,印度尼赫魯(Nehru)總理上台,展開前進政策(Forward Policy)打算進一步控制該爭議性地區,印度的傳媒還舖天蓋地宣稱這軍事戰略可比擬拿破倫,一九六二年的十月中國與印度就展開邊界上的全面戰爭,令人萬萬想不到中國竟然輕鬆擊退印度五萬多人的軍隊,當中還有二戰印度引以為傲的精銳部隊,最後中國擊殺六千九百名的印度士兵,也俘虜了三千多人,但更令人目定口呆的是中國竟然將所有繳獲的武器俘虜悉數無條件交還給印度,還將士兵後撤二十公里,以致現在的印度得到該區的控制權,難怪當年的印度人還覺得這是天大的陰謀,大家都對這次軍事結果表示不解,也推論出多個原因,不外乎都是兩方面:
一, 補給問題,喜馬拉雅山北部地區相對南部較多高山,加劇了翻山越嶺補給前線部隊的麻煩,長期作戰一定會消耗中國軍隊
二, 外交問題,當年中國被孤立,這次中印戰爭,美蘇兩大巨頭都支持印度,當時其他國家也對中國這個共產國家萬段刁難,中國避免腹背受敵,早早和印度簽訂和議對中國長遠發展有利
解放軍作家金輝在《墨脫的誘惑》書中對那段歷史作了這樣結論,「勝利者和失敗者是十分明確的。但是,經過了近三十年之後,結合現在再來看那場戰爭及其結果,卻完全是另一種情況了——勝利者除了沒有失敗的名義,卻具備了失敗者的一切;失敗者除了沒有勝利的名義,卻得到了勝利者的一切。勝利者因為勝利的飄飄然,以至連對勝利成果的徹底喪失和巨大的屈辱都無動於衷。失敗者因為唯獨還沒有得到勝利者的虛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發誓要報一箭之仇。也許這就是歷史的嘲弄,如果當年印度取得了勝利,那麼現在他們在這一地區肯定不會如此占盡便宜,如果當時中國在此地失敗,那麼現在反而大概不會這麼被動和可憐。」
歷史就是那樣可愛呢,國與國不會是永遠的敵人,當然也不會永遠的朋友,只會是永遠的利益關係,兩個備受大眾注目,背負深厚的文化底蘊,二十多億的人的希望,以後應該不會為著小小的麥克馬洪線發動戰爭呢,這裡還不及資源豐盛的東海及南中國海的邊界紛爭重要呢,願這兩個大國休戚與共,為這紛亂的世界注入穩定的元素